中国食用菌产业崛起

阅读 992 次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02-18    

1. 食用菌产值预计达3000亿规模
      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,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、消费国和出口国,食用菌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70%以上。

近年来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增长迅速。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2018年全国食用菌鲜品产值达到2939亿元,产量达3789万吨。按产量计,我国食用菌产业已超越油料,成为继蔬菜、粮食、水果、糖料之后的第五大农业种植业。

2010-2018年产值与产量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.6%和7.0%。预计2021年,全国食用菌产值突破3000亿元关口。

图片来源:中国食用菌协会公共服务平台
      2. 七大食用菌产量占绝对优势
      我国的主要食用菌品种较为稳定,2018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食用菌品种有7种,分别为香菇、黑木耳、平菇、双孢蘑菇、金针菇、杏鲍菇和毛木耳,前七大菌种产量占比达86%。
      香菇是我国第一大食用菌品种,2018年产量达1043.12万吨,占比达28%。第二梯队为黑木耳和平菇,产量均突破600万吨。双孢蘑菇与金针菇的产量则在300万吨左右,与食用菌产量的前三差距较大。

数据来源:中国食用菌协会公共服务平台
      3. 工业化生产日趋成熟,仍有发展空间
      过去40年,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飞速扩张,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,从1980年开始,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生产方式逐步发展成为园式产业模式,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“传统农户型”、“企业+农户型”和“工厂化生产型”三种主要生产模式。
      工厂化生产成熟的品种主要为金针菇、杏鲍菇、真姬菇及双孢蘑菇四种。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,2010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量为65万吨,到2019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总量达到343.68万吨。从工厂化率来看,金针菇、杏鲍菇、真姬菇均达50%以上,而双孢菇虽然工厂化生产工艺较为成熟,但由于单吨投资额大,且粪生菌环保要求高,故当前在国内发展较慢,2018年工厂化率仅为6%左右。
      欧洲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已基本替代了传统模式,其中,台湾、韩国工厂化食用菌占有率达95%以上,日本达90%以上。若以发达国家为参照,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存在着品种较少、技术水平较落后、产业人才短缺、区域消费不均衡和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。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      四、“老树开新花”,蘑菇产业需多元化发展
      目前,我国食用菌行业企业过万家,其中,有6个企业实现了主板上市,20多个企业实现了在新三板等融资,但食用菌行业的重心仍集中在工业规模化生产,品类单一,价值链。蘑菇作为未来很有发展潜力的作物品类,蘑菇及蘑菇衍生品创新产业处于发展初期。
      对比国外不断涌现的蘑菇衍生品创新产业,我国场内玩家较少,均集中在食品饮料,缺乏多元化的创新发展。2013年江中集团推出了江中猴姑饼干。以制药的标准,以猴头菇为原料,研发生产出第一款主打“养胃”功效的饼干。2019年,跨界玩家马应龙在淘宝“蔬通宝旗舰店”推出了代餐饮品——黑木耳露以及银耳藜麦羹,笔者发现该产品目前已下架。三只松鼠的香菇素肉产品“菇的肉”是一款菌类休闲零食,原材料采用纤维丰富的香菇脚,主打“紧实肉感,肉般纤维”,销量在蔬菜干中排名靠前。

图片来源:三只松鼠
      近几年,国外蘑菇创新产业初创公司不断涌现,在食物、保健品、时尚、包装、房屋建筑及环保等品类和领域均有涉及,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。蘑菇咖啡、蘑菇茶、蘑菇皮革、代糖代餐等掀起了一场“蘑菇”的创新革命。

图片来源:《8 Startups Using Fungi for Innovative Applications》
      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表示,近些年,食用菌产业成本持续上升,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,行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,未来食用菌产业需要规模适度、多元化发展,做到与时俱进。创新者应牢牢抓住蘑菇创新行业的发展机遇,以全新的角度切入蘑菇产业,贴合市场需求,以科技赋能传统行业,创造蘑菇新未来。(文章来源于35斗)